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28亿元。
2017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2020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先后获得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梨桃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等多个荣誉称号。
一组组从量变到质变的数据,见证泸西县这十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一个个熠熠生辉的荣誉,见证泸西县这十年饱含时代温度的发展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泸西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边缘末梢向开放枢纽、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生态脆弱到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现代农业产业助群众增收致富
初秋时节,红高原泸西,被千亩成片万亩成景的小香葱“染”得郁郁葱葱。在泸西县中枢镇的香葱种植基地里,葱农赵绍猛正在忙碌地劳作,只见他熟练地把小葱连根拔起,去掉泥土,整齐地码在一旁。他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都在小香葱种植基地上班,一个人一天有200多元的收入,每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如今家里盖起了2层楼房,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了。
香葱基地群众拔葱忙
“以特富农”成就富农之本。泸西县从2014年开始引进小香葱种植,如今,全县小香葱种植面积超过13万亩,年产量100万吨以上,产值达4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葱单品种植基地。小香葱产业还有效带动了收葱、洗葱、制冰、物流运输等相关行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21年,泸西县小香葱务工收入到15亿元,有4360多户脱贫户在各个小香葱基地稳定务工。
滴灌 康关福 摄
“转”出新天地,斗彩田园“葱”满胜景,泸西县小香葱亮出了闪闪发光的金名片。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十年来,泸西县聚力推进“三张牌”建设,始终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建成高标准农田25.05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19.5万亩、花卉苗木基地1.2万亩、优质水果基地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位列全省第三,香葱单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三品一标”认证数达113个,泸西高原梨成为红河州唯一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的品牌,“宏升”牌菜心、“明康汇”牌蔬菜荣膺云南省“十大名菜”,泸西县成为杭州G20峰会生鲜蔬菜主供基地、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云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一县一业”特色县,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飞跃。坚持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云南泸西产业园区被确定为红河州唯一的省级工业园区,大为焦化重组复产,长润冶炼、扩铂贵金属、兰益酿造等38户企业入驻,全县民营企业注册户数达3519户。
“泸西高原梨”成为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
同时,泸西县坚持“风、光、水、储、林”协同布局,李子箐、永三等7个风电项目建成投产,水电、风电绿色能源总装机容量57.7万千瓦。以“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初见雏形,三产融合步伐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泸西县东山风电场景观
早年间,在泸西流传着这样一段形容路难走的顺口溜:“大路三尺宽,小路石头尖,肥猪坐轿子,挑担难换肩。”而如今,从屈指可数的几条沥青路到全县基本形成“县乡相联、村组相通、区域一体、四面环合”的公路网络。
驾车驶过泸西县一条条城乡公路,总有看不完的景,或感受到浓浓乡愁,或陶醉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车在路中行,人在景中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泸西县的城乡公路美出了新高度。
通达的交通为开放发展夯实基础
每周五下班后,在蒙自工作的刘师傅都会驾着私家车驶上通往泸西的高速公路,2个半小时后,他准时回到家中。“以前的泸西,出行真的太不方便了。我还记得小时候跟家人到蒙自游玩,开车都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刘师傅告诉记者,自从弥泸高速公路修通,他回家的时间大幅缩减,如今到石林的高速公路也修好了,2个小时到昆明不再是梦。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十年来,泸西县坚持外强联通与内优环境并举,紧扣“对外联通多元化、农村公路美丽化、交通运输智慧化、综合交通协调化”目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五网”服务保障能力快速提升,主动融入“滇中一小时经济圈”。泸西至弥勒、泸西至石林、泸西至师宗、泸西至陆良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泸西至丘北高速公路正抓紧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4公里,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达2075.058公里,泸西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红河州北部货运铁路泸西工业园区至师宗段项目加快推进,“内畅外联、互联互通、多元出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构建,并加快构建“大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1+3”物流体系,大交通促进大流通、引领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铺就发展“高速路”
十年来,泸西县聚焦州委“两翼齐飞”发展布局,加快“弥泸一体化”进程,合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空间规划等“九个一体化”,在联动发展中放大资源优势、拓展发展空间,聚集生产要素;抓住中老铁路开通、滇中城市群服务赋能和辐射带动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滇中城市群等战略,着力将泸西打造成为滇中出海、红河通达中原腹地和滇中城市群的重要枢纽。
希望的田野 康关福 摄
走进泸西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千亩生态湿地草木葱茏,上千株高大的乔木直插蓝天,林中幽静的环形小道通往碧波荡漾的湖畔深处,阳光、小桥、流水、沙滩、树木、花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山水园林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对于居住在泸西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居民来说,每天饭后到这里走上一圈,赏风光美景,呼吸“氧”人的空气,可谓幸福满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谁能想到十年前,黄草洲湿地仅剩下一个平均水深1.5米、水面面积300余亩的水塘子。家住中枢镇新寨村委会黄草洲村的村民李文洪见证了湿地生态的蜕变。他说,这几年各级政府对黄草洲湿地公园的建设一直在进行,如今黄草洲湿地变得干净又漂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远看去,大大小小的水塘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文笔山、灵龟山置身于湿地之中,自然与文化和谐相融。走进公园,荻芦飘絮、湖水荡漾,鸟儿蹁跹、曲径通幽,仿佛又看到了明清时期款款走来的“矣邦池”。
城市一景
黄草洲的变化,是泸西县十年来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生态文明之路,是泸西县十年来的坚守,更是历史赋予泸西县的新使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蕴含美丽,蓝天洋溢幸福。十年来,泸西县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县土壤状况基本安全,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南盘江(泸西段)网箱养鱼、核桃村水库等水面养殖整治。实施三塘乡阿永吉、向阳乡沙马等4个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枢中大河、和乐引水、兴安隧洞引水等项目,改善、新增灌溉面积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3.6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99.4平方千米,全县水利化程度达66.9%。建成日处理1万立方米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并配套管网,依法关闭煤矿井32对、非煤矿山44座。认真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新增造林6万余亩,实施矿山复绿0.42万亩,面山绿化1.78万亩,通道绿化1213千米,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29.8%提高到2021年的43.01%。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4个、州级美丽乡村75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个,“省级生态文明县城”通过省级验收,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拥有阿庐国家地质公园、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4个国家级公园,2020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三塘乡菊畹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梨花盛开 程永和 摄
风起泸西波涛涌,春满阿庐花千丛。如今的泸西县,山增绿、景增靓、民增收,绿水青山基础不断夯实,质量不断提升,颜值不断增长,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在泸西大地上铺展开来。
绿意盎然的泸西
“现在来办证,有明晰的引导、提示等标识和窗口标牌,业务办理分流合理,需要排队等候的情况减少,办事方便快捷……”在泸西县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理证件的赵先生高兴地说。
泸西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十年来,泸西县不断深化改革,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互联网+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实体大厅配置146个窗口、入驻1275个事项,最大限度让老百姓办事“只进一扇门”。“一部手机办事通”实名认证8.13万人,认证率20.99%。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交易767项,为财政节支1.95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500.83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63亿元。
夯实乡村教育基础
十年来,泸西县委、县政府通过努力构建“民生财政”,让百姓幸福指数伴随经济增长一路上扬。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实地督导评估认定,整合教育专项资金2.75亿元,新建学校15所,改扩建学校116所,实施“全面改薄”项目33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3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3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9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恢复为公立医院,并启动整体搬迁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新建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审,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基本保险参保率和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逐年提升,城镇新增就业152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安置退役士兵67名;辖区内文体设施不断完善,泸西县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老年人多功能体育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等文体项目落地落实,村级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现8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文体项目落地落实 姚建明 摄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泸西县持续夯实振兴之基,积极作为、接续奋斗: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全面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动能。如今,走在泸西的村村寨寨间,到处是人们的欢声笑语,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在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背后,体现出了泸西县委、县政府推动该县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老有所乐
新征程已经开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泸西县将继续以“立足滇中、弥泸一体,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为主线,紧紧抓住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工业强县为突破,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统筹推进“四化”联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泸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俯瞰泸西城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