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看红河…

2022-08-18 09:32:13
logo 语音播报

2019年12月9日,国家民委作出决定,命名红河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决定指出,红河州的生动实践,探索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边疆民族自治地方特色的创建之路,为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出了贡献,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红河州先后有4个县市、3个单位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或示范单位,有22个单位、16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或模范个人。2021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42.12亿元,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三位,跃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首位。


这是红河州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委、州政府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群众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图片

红河大地上,各民族团结共进、亲如一家


同心  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历久弥坚


在红河州3.2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世居着汉族、彝族、苗族、哈尼族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33%。

早在1951年,红河州各族各界代表签订了《团结爱国公约》,表明了维护边疆民族团结、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2020年,全州各族各界再一次庄严地签订《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州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图片

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资料图)刘家有 摄

红河州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永恒的工作主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深化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宣传教育,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图片

各族各界代表签订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资料图) 红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供图


红河州委、州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加强党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采取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列为“万名党员进党校”的必修课,纳入全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全州统战民宗系统干部培训班、红河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重要内容。2015年以来,全州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各级干部培训250余期4.5万余人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不断擦亮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亮丽名片。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阔步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画出最大同心圆。


图片

各族人民放声高歌(资料图) 罗政权  摄


同行  携手发展成为民族团结的基石

 

异龙湖畔,群山如黛,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湖畔的石屏县龙港村村民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41%。长期以来,村民平等团结、互谅互让、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一心向党。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级村庄规划建设示范村、省级美丽村庄、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加快发展是开启民族团结进步的“金钥匙”。


图片

民族团结一家亲,日子越过越红火 个旧市委宣传部供图


红河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掉队、一名群众都不落伍,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中华民族的伟大荣光。

抓住发展总基调,全州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331.27亿元,实施脱贫攻坚、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等工程,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60个贫困乡镇、798个贫困村出列,91.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拉祜族、布朗族2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

十年来,红河州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发展、城镇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极大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图片

布朗族、拉祜族等“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同享  共同创造和见证红河繁荣发展

 

开远市羊街乡黑泥地社区是汉族、苗族、彝族、壮族等民族共同聚居的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彝家广场、民族文化广场、彝族花灯传习所等,组建了9支文艺团队,定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架起了各民族互通互融的“同心桥”,把党的声音传到每一个群众心中。2021年,黑泥地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12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35万元。


图片

黑泥地社区内立有彝族花灯简介牌 图片来自美丽开远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得益于经济发展,近年来,黑泥地社区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内民居和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使村民转变了思想观念、改变了生活方式,形成了勤劳进取、健康文明的淳厚乡风,朝着更高品质的生活迈进。

2021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蒙自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省内的百余位社科、民族学、人类学专家学者深入弥勒、泸西、元阳、屏边、蒙自等县市的20多个乡村进行实地调研,感受红河州各民族同胞淳朴热情的同时,也看到了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民族团结红利”激活发展红利。“十三五”末,红河州高速公路里程较“十二五”末实现翻番,达1000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州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500公里,实现行政村100%通硬化路;建成现代农业示范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25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67个……


图片

通达的高速公路 个旧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红河州的各族儿女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心田。 一张张手足相亲的笑脸、一个个守望相助的故事、一组组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昭示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喜人局面,团结的力量正持续激励着红河州各族干部群众在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只争朝夕、不负时代,一起向未来。


图片

积极保护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石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打开弥勒头条客户端,查看更多内容
立即下载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