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出台16条重点措施!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021-04-07 16:25:51
logo 语音播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朴实生动但又意义深刻的话
构成了“两山”理论的核心思想
它如同一颗绿色的种子
播撒在人心之中
也深植于云岭大地

图片

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区
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涵养区
和谐稳定的生态缓冲区

图片

这里的海拔高差6000余米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景象别具特色 

图片
图片

这里江河纵横、  湖泊遍布
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
坐拥“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
“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等桂冠
这里有名副其实好山好水好空气……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
对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和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

图片
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并明确要求云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020年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图片
2020年1月20日,总书记来到昆明前往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
殷殷嘱托
为云南突出优势特色、
推进跨越式发展把脉定向

图片

近年来
云南各族人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交出一份绿意盎然的答卷:

图片

“中国最美丽省份”加快建设
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从
“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彻底转变
森林覆盖率达65.04%
……

图片

随着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和实践
走在全国前列
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图片
七彩云南 生态先行
图片

◎2014年,云南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


◎2016年,在墨西哥坎昆举办的COP13期间,中国代表团介绍了景东县经验,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与会各国的高度认可。


◎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中明确肯定“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将在云南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




图片

生态文明建设
是为后人“乘凉”而“种树”
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图片

为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在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
取得新进展
近日
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
《云南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16条重点措施》
包括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等六方面共16条重点措施
跟随云报君一起来看
↓↓


图片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图片

(一)强化法规制度的引领和约束


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编制“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制定《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实施细则。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制度,有序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全覆盖;强化资源环境审计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资源环境审计成果运用。(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审计厅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二)加强地方标准的编制和修订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标准体系内容,持续加强碳排放总量控制、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推进力度。继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加强统计调查监测各项工作。(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图片


图片

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图片

(三)打造云南生物多样性世界名片


全面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动实践,突出绿色、安全、智慧理念,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充分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提升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生态品牌影响力,全力以赴高水平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向世界展现春城风貌、云南特色。(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负责)


(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持续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一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物种抢救保护和人工繁育,加强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管理,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建设一批生物遗传资源和种质资源库,推进建设一批集科研、科普、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生物多样性展示基地。(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五)全面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实施自然保护地提升行动,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快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按照国家公园规划布局,积极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加快建立跨境、跨州保护联防联治机制和边境防火协作机制,加强明星物种的监测与保护,切实筑牢高黎贡山生态安全屏障。(责任单位:省林草局牵头负责)

图片


图片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野生动物,左为天行长臂猿,右上为红蹼树蛙,右下为棕背树蜥(资料照片)。(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供图)

图片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野生植物,左上为长蕊木兰,左下为大树杜鹃,中间为大理铠兰,右上为保山茜,右下为矮马先蒿(资料照片)。(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供图)



图片

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图片

(六)彰显优势壮大绿色产业


加快建设绿色制造强省,推进绿色能源战略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编制“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环保“双百”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千亿级环保产业。创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批绿色有机产业基地;积极争取部省共建国家级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龙头带动,形成跨区域、集群式、板块化推进的格局。积极推动生态旅居产业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七)深化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


深入推进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做好阶段性总结。启动景谷林产工业园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尽快发挥示范作用。贯彻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政策措施,推动快递产业绿色转型。深入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通过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八)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


深化政金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环保企业发展。继续加大对绿色环保拟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绿色环保企业上市或新三板挂牌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全省绿色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对符合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政策要求的相关企业依法给予税收优惠。(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省税务局、云南证监局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图片

(九)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编制云南碳达峰行动方案,完善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实现的政策措施,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落后低效过剩产能淘汰。编制实施“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持续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管理,强化目标责任落实。(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十)加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冶炼渣、磷石膏、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大理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牟定县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个旧、安宁、东川、兰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深入实施节水行动,推进水资源节约。(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图片

图片
抚仙湖


图片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图片

(十一)强化环境污染防治


加强科技攻关,科学研判大气污染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居全国前列。深入实施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加快从“水域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保持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定向好,消除劣Ⅴ类、减少Ⅴ类,努力增加Ⅰ、Ⅱ、Ⅲ类,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提升固体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和处置水平等任务推动落实。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负责)


(十二)确保一江清水出云南


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和赤水河流域保护,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加快推进重点水域退捕上岸。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保持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十三)加强环保技术支撑


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系统集成创新及应用示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科技创新供给,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相关部门继续联合发布年度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力争发布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责任单位:省科学技术厅牵头负责)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面推进美丽城乡建设

图片

(十四)深化美丽城乡建设示范


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持续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持续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美丽河湖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一批河流(河段)、湖泊、水库、水利风景区建设成为美丽河湖。(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别牵头负责)


(十五)不断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持续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着力补齐公共环境卫生短板。有序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出台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行动计划。加大城市水环境治理,尽快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启动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地级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坚持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推动州(市)政府所在地建设花园城市。(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负责)


(十六)深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在强化规划管控、村容村貌改善、健全运行机制方面梳理一批典型经验和做法。(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牵头)

图片


各责任单位要牵头抓好落实,各成员单位要主动配合完成,齐抓共管、凝心聚力,形成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工作合力,确保2021年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取得实效。

各责任单位需分别于2021年6月20日、2021年12月20日前,汇总梳理牵头推进落实各项措施的工作情况,报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来源:云南日报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打开弥勒头条客户端,查看更多内容
立即下载
发送